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6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11-11-05
    论文
    误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17α羟化酶缺陷症1例
    卢拥华;潘港
    2011, 26(21):  0-0. 
    摘要 ( 167 )   PDF (101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颜虹;徐勇勇;赵耐青
    2011, 26(21):  0-0. 
    摘要 ( 114 )   PDF (79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多类药物一体化治疗的研究
    王连;吉训明;魏玉清;王玉;孔咏梅;李国锋;刘海花;王云;殷海清;李英毅;彭红兵;宁海春;李俊青
    2011, 26(21):  1841-1847. 
    摘要 ( 161 )   PDF (592KB)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多类药物一体化治疗方案的效果、终点事件及安全性.方法 初发的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1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7例,对照组339例.治疗组给予个体化分层血压调治技术,联合抗血小板及分层下调治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多类药物小剂量一体化协同治疗.对照组给予降压、单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降糖、降脂、降纤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和5年健康功能水平、责任颈动脉狭窄区斑块内部回声特征、终点事件、不良反应、依从性情况.结果 治疗组3年和5年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心脏事件、出血性表现、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 vs 13.3%、9.5% vs 19.2%、5.8% vs 12.4%、1.9% vs 6.2%、2.3% vs7.1%(P<0.01).治疗组3年和5年健康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复查斑块均较对照组稳定(P <0.05);治疗后5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4.2% vs 7.4%(P<0.05).两组头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退出率高于治疗组13.6% vs 5.3%(P<0.01).结论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多类药物一体化治疗方案显著降低了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心脏事件、出血性表观和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极大提高了功能健康水平,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曲美他嗪治疗中国人群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彭澍;吴平生
    2011, 26(21):  1848-1.85119e+007. 
    摘要 ( 148 )   PDF (862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于中国非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TMZ)能否使患者临床以及预后等方面进一步获益.方法 系统检索197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知网、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检索词‘曲美他嗪’或‘万爽力’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力衰竭’,剔除包含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纳入随机对照研究;选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价TMZ对慢性衰竭心肌的临床作用;并以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再入院率等联合预测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2篇中文文献,1789例患者;在规范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显著升高LVEF[相对危险度(RR)=0.64,95%可信区间(CI)=0.48~0.81];TMZ组患者因为心血管事件的再入院率(RR =0.21,95% CI =0.11~0.41)和病死率(RR=0.18,95% CI=0.07~0.46)显著下降.结论 对于中国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MZ联合心力衰竭常规系统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左心室功能,并减低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和病死率.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慢性乙型肝炎及HBVDNA载量、前S1抗原的相关性
    蔡伟娟;陈慧园;王旭晖;于媛媛;张晶;声香云;郑维威;程江
    2011, 26(21):  1852-1855. 
    摘要 ( 170 )   PDF (820KB) ( 1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E选择素基因+G98T、+A561C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以及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载量水平和前S1抗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0名健康对照者的E选择素基因+G98T、+A561C多态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前S1抗原、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结果 ①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中E选择素+G98T多态性存在基因型GG、GT两种,基因型发生频率分别为GG(94.0%)、GT(6.0%);同时+A561C多态性存在AA、AC两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78.7%),AC基因型(21.3%);②E选择素AC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9,P<0.05);AC基因型患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2.122倍(OR=2.122;95%CI=1.1208~4.0189);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5);AC基因型患者HBV DNA载量水平及前S1抗原水平均高于AA基因型(P<0.01).结论 新疆石河子地区汉族人群存在E选择素+G98T和+A561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且均不存在纯合变异,其中+A561C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感染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C可能是新疆石河子地区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HBV的复制可能受AC位点多态性的影响.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尿蛋白的影响及其对比研究
    林克;苏冠华
    2011, 26(21):  1856-1.85819e+007. 
    摘要 ( 195 )   PDF (289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血压控制达标的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方法 纳入90例血压控制达标的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FS组,n=30)、辛伐他汀组(SS组,n=30)或安慰剂对照组(PC组,n=30),分别给予氟伐他汀(40 mg/d)、辛伐他汀(40mg/d)或安慰剂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24 hU-Pro)、血清白蛋白(ALB)、肌酸激酶(C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FS组和SS组的TC、LDL-C、24 hU-Pro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FS组TC( 5.26±0.73) mmol/L vs (3.82±0.52)mmol/L; LDL-C(3.84±0.47) mmol/L vs (2.73±0.51) mmol/L;24 hU-Pro(1.32±0.32)g vs (0.77±0.21)g(均P<0.05);SS组TC(5.37±0.65) mmol/L vs (3.95±0.66) mmol/L; LDL-C(3.69±0.37) mmol/L vs (2.84±0.41) mmol/L;24 hU-Pro(1.25±0.43)g vs (0.81±0.27)g(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C、LDL-C、24 hU-Pr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前后的SBP/DBP、TG、HDL-C、SCr、BUN、CK、AST、ALT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可减少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两者的肾脏保护作用相当,且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研究
    温小凤;蒋忠胜;柯柳;陈念;张鹏;李敏基;覃川;韦静彬
    2011, 26(21):  1859-1861. 
    摘要 ( 161 )   PDF (215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61例CHB患者,经肝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肝纤维化分期,同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Hp感染的程度.观察Hp阳性组(n=18)和阴性组(n=43)的肝纤维化分期(S0~1=33,S2=15,S3~4=13)的差别及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14C滴度的差别,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14C滴度辅助诊断肝纤维化的能力.结果 S0~1和S2~4在Hp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0~1、S2和S3~43组患者的14C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C滴度和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0.107(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OC下面积(AUC)0.444(95% CI=0.297~0.590).结论 Hp在CHB中的感染阳性率及其滴度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崔莹;吴春雪;李勇;贾春梅;杨龙;闫寒;李春学
    2011, 26(21):  1862-1864. 
    摘要 ( 160 )   PDF (231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谷氨酰胺(Gln)组(n=60),两组常规治疗一致,Gln组给予Ala-Gln0.4 g· kg-1·d-1共7天,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7天检测血清TNF-α、IL-8水平,同时进行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观察其变化.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Gln组血清TNF-α、IL-8、MLIS、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TNF-α(69.20±16.46) ng/Lvs (33.90±8.5) ng/L(P<0.01);IL-8(144.60±29.10) ng/L vs (61.20±13.85) ng/L( P<0.01);MLIS( 1.93±0.85)分 vs (0.94±0.87)分(P<0.01);APACHEⅡ评分(16.60±4.40)分vs (8.40±2.17)分(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Gln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MLIS、APACHEⅡ评分亦显著下降,TNF-α(50.70±17.60)ng/L vs (33.90±8.5) ng/L(P<0.01);IL-8(85.10±30.40) ng/L vs (61.20±13.85) ng/L( P<0.01);MLIS(1.52±0.89)分 vs(0.94±0.87)分(P<0.01);APACHE Ⅱ评分(11.10±2.42)分vs (8.40±2.17)分(P<0.01).结论 ALI患者补充Gln可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有利于促进脏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多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162例
    侯森林;乔娜;乔占英;康建省;高永平;张立超;韩锦胜
    2011, 26(21):  1865-1867. 
    摘要 ( 205 )   PDF (237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应用多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为临床上选择更适当的方法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6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n=129)、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n=25)、联合ERCP和PTCD途径(n=8)置入金属支架治疗的情况.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评价3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术后1周复查血清生化指标,TBIL、DBIL、IBIL、ALT、AST均显著下降(P<0.01).并发症发生主要是感染、出血、胰腺炎,经治疗后缓解,没有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3种方法均显著降低了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在ERCP与PT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 PTCD因例数少,未见有并发症.结论 多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确切,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途径解除患者的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西洛他唑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的影响
    薄小萍;陈茂华;张常莹;鲍小京;陆卫红
    2011, 26(21):  1868-1.87019e+007. 
    摘要 ( 145 )   PDF (1331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西洛他唑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 将HUVECs用不同浓度的西洛他唑(0 μg/L、0.05 μg/L、0.1μg/L、1.0μg/L、10 μg/L)溶液处理1小时后,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0μg/L诱导24小时.半定量复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能上调VCAM-1和ICAM-1的表达,西洛他唑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上述作用,随着西洛他唑浓度的增加,ICAM-1mRNA表达水平逐步下降,分别为0.239±0.012、0.205±0.012、0.166±0.010、0.136±0.008,VCAM-1mRNA表达水平也逐步下降,分别为0.114±0.048、0.093±0.051、0.083±0.045、0.068±0.039.结论 西洛他唑可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s的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mRNA表达,提示西洛他唑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止血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聚集和黏附实现的.
    肝脏病理检查对转氨酶正常及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韩莹;孙琳;刘燕敏;丁惠国;王曙照
    2011, 26(21):  1871-1873. 
    摘要 ( 185 )   PDF (224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分析转氨酶正常及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病理检查结果,探讨肝活检对这类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检查 258 例患者的血清及肝脏活检病理标本,根据丙氨酸转氨酶( 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情况,以ALT正常(n=78)和异常(n=180)分组,再以ALT升高<2倍正常上限为界分为ALT≥2倍正常上限组(n=83)和ALT<2倍正常上限组(n=175),分析肝脏病理炎症损伤程度(G)及纤维化分期(S)与检验的符合程度.结果 肝功能正常患者中有17例(21.8%)炎症坏死≥G2,27例(34.6%)纤维化≥S2.有33例(42.3%)肝功能正常患者肝穿符合抗病毒指征,有98例(56.0%)ALT<2倍正常上限患者肝穿符合抗病毒指征.以ALT=63.3 U/L为界预测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时,曲线下面积为0.781.结论 对肝功能正常及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将肝活检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和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如遇患者无法行肝穿病理检查时,建议医生可考虑将ALT≥63.3 U/L作为抗病毒治疗的筛选指标.
    选择性消融窦房与房室结周神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率波动频谱分析研究
    郝蓬;郭成军;刘兴鹏;柳景华;张英川;方东平;赵东辉;刘冰;王国忠;李果;何东方;卢春山
    2011, 26(21):  1874-1877. 
    摘要 ( 296 )   PDF (838KB)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心率波动频谱分析对选择性消融窦房结与房室结周围神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症状严重、拟行起搏器治疗的阵发性心动过缓患者35例,术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心率波动频谱分析.对于症状及频谱分析支持心动过缓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患者,在X线与64排螺旋CT心脏解剖影像指导下,标测实性心律下的心房激动顺序,围绕并避开心房最早激动点和His束区域,记录心内电图神经组织电位,温控射频消融,观察消融反应,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成功的30例患者中,28例高频成分(HF)明显,低频成分(LF)存在;2例为LF缺失,HF明显.复发的5例患者中4例为LF缺失,HF明显;1例为HF明显,LF存在.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查,成功的30例患者中17例HF明显降低,余无明显变化.复发的5例患者中1例HF明显降低,余无明显变化.电生理检查显示,消融后患者基础心率、SNRT、WP、AH间期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于心率波动频谱分析支持心动过缓系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患者,选择性消融窦房结或房室结周围神经有较好治疗效果.
    误服美托洛尔致大剂量递增短期改善心力衰竭1例
    任志明;李梦杰
    2011, 26(21):  1877-0. 
    摘要 ( 168 )   PDF (88KB) ( 1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浆内源性地高辛样因子及Na+-K+-ATP酶在肾衰竭患者中的变化
    李然;韩鸿玲;翟德佩
    2011, 26(21):  1878-1880. 
    摘要 ( 151 )   PDF (226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监护患者腹泻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风险评估
    赵琳;刘洪波;王竟军;赵顺成
    2011, 26(21):  1880-1881. 
    摘要 ( 151 )   PDF (148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比剂对肝功能的影响
    黄文福;马德亮;周和平
    2011, 26(21):  1882-1883. 
    摘要 ( 175 )   PDF (142KB) ( 2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结肠炎32例临床分析
    饶向东
    2011, 26(21):  1883-1884. 
    摘要 ( 199 )   PDF (153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发现甲状腺癌的方法
    赵美丽;范红;杨炜;周云
    2011, 26(21):  1885-1887. 
    摘要 ( 168 )   PDF (233KB) ( 1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骨窗开颅与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郝晓;李学良;岳力强;高家敏
    2011, 26(21):  1887-1888. 
    摘要 ( 214 )   PDF (151KB) ( 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早期康复及疗效分析
    高金玲;吕桂玲;宋剑;胡毅平;蔡娜;王晶晶
    2011, 26(21):  1889-1890. 
    摘要 ( 130 )   PDF (166KB) ( 2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徐州健康体检者血尿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汪秀英;王盖;杨科;董鑫;卓朗;陈茂杰
    2011, 26(21):  1891-1893. 
    摘要 ( 138 )   PDF (200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诊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救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58例
    康庄;王和;金莹;李静;王志杰
    2011, 26(21):  1893-1894. 
    摘要 ( 162 )   PDF (160KB)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重病患者血糖变化幅度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吴子彬;卜彦斌;田勇;常智忠
    2011, 26(21):  1895-1897. 
    摘要 ( 143 )   PDF (233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40例临床分析
    吕凤秀;许波
    2011, 26(21):  1897-1898. 
    摘要 ( 164 )   PDF (146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球囊半覆盖技术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赵林;李林芳;张楠;刘增品;王铁刚;周存河
    2011, 26(21):  1898-1899. 
    摘要 ( 126 )   PDF (152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增大的CT特征
    张淑芳;郭书英
    2011, 26(21):  1900-1901. 
    摘要 ( 121 )   PDF (144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心肌酶变化临床分析
    杨晓丽;田强;惠颖
    2011, 26(21):  1901-1903. 
    摘要 ( 138 )   PDF (221KB)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层医院肺栓塞误诊分析与对策
    王勇;袁吉祥;高兵;刘珍妮
    2011, 26(21):  1903-1904. 
    摘要 ( 126 )   PDF (652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王亮;尹宝叶
    2011, 26(21):  1905-1906. 
    摘要 ( 193 )   PDF (144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生素十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张兆兰
    2011, 26(21):  1906-1907. 
    摘要 ( 232 )   PDF (150KB) ( 2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周红;王国民;彭曙辉
    2011, 26(21):  1907-1908. 
    摘要 ( 132 )   PDF (153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李晓莉;任晓军;贾忠辉;贾俊亚;刘坤;林珊;闫铁昆
    2011, 26(21):  1909-1910. 
    摘要 ( 153 )   PDF (141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囊导尿管在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观察
    刘存学;李艳丽;王强
    2011, 26(21):  1911-1912. 
    摘要 ( 144 )   PDF (666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体会
    石庆生
    2011, 26(21):  1912-1913. 
    摘要 ( 132 )   PDF (179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重症赛丹中毒6例分析
    董绍群;任朝来;樊凌华;张厚亮
    2011, 26(21):  1914-1915. 
    摘要 ( 136 )   PDF (179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任蕾;孙良阁;朱亚丽;万荔;李征途
    2011, 26(21):  1916-1917. 
    摘要 ( 157 )   PDF (186KB) ( 1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及文献回顾
    邱琳;李彩萍;李爱珍
    2011, 26(21):  1917-1918. 
    摘要 ( 155 )   PDF (186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控制心率药物伊伐布雷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张明惠
    2011, 26(21):  1919-1921. 
    摘要 ( 208 )   PDF (245KB)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桥蛋白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陈秀林
    2011, 26(21):  1922-1925. 
    摘要 ( 198 )   PDF (319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激对免疫系统及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王继云;王建军;张俊权
    2011, 26(21):  1925-1928. 
    摘要 ( 116 )   PDF (323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癌药雷替曲塞的研究进展
    张月馨;常靓;刘巍
    2011, 26(21):  1928-1931. 
    摘要 ( 229 )   PDF (307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景天苷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张丽楠;李屹;刘永琦;杨磊
    2011, 26(21):  1931-1933. 
    摘要 ( 212 )   PDF (229KB) ( 5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