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5-11-05
    论文
    高血压管理重视原则关注细节个体化治疗
    郝玉明
    2015, 30(11):  1201-1201. 
    摘要 ( 199 )   PDF (736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思路
    王鸿懿
    2015, 30(11):  1202-1205. 
    摘要 ( 269 )   PDF (991KB) ( 6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在临床高血压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在初诊时都要经过诊断性评估过程,其中就包括继发性高血压的评估。评估手段包括病史询问、查体、生化检查等。对于高度可疑者,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更针对性的检查。现即对常见几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加以阐述。
    高血压患者靶器官评估的重要性
    赵海鹰
    2015, 30(11):  1206-1210. 
    摘要 ( 394 )   PDF (967KB) ( 4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压即使没有症状,也往往合并有多种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伤。而靶器官损伤越多,其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其同时伴随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伤的部位和数量。因此在诊断高血压的同时应调查其危险因素及做必要的辅助检查,评估其靶器官的功能状态,使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及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荟萃》2016年专题预告
    临床荟萃编辑部
    2015, 30(11):  1210-1210. 
    摘要 ( 219 )   PDF (853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高血压人群的降压目标值
    尤玲;崔炜
    2015, 30(11):  1211-1214. 
    摘要 ( 364 )   PDF (993KB) ( 9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发展的一个主要独立危险因素。降压治疗的直接目的是达标,终极目的是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降压治疗的目标值确定却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什么是合理的降压目标值,那些因素决定降压目标值成为临床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依据近年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值做一综述。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
    曾学寨;刘德平
    2015, 30(11):  1215-1219. 
    摘要 ( 221 )   PDF (1241KB) ( 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动脉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年龄相关性高血压患病率升高。老年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有一定特殊性,作者简述老年高血压诊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治要点与注意细节
    郭艺芳
    2015, 30(11):  1220-1222. 
    摘要 ( 243 )   PDF (936KB) ( 3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女性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可高达10%。此类疾病是孕妇与胎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总结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要点,旨在为读者提供该病诊断、评估与治疗的实用性方案。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策略与注意事项
    姜一农
    2015, 30(11):  1223-1225. 
    摘要 ( 296 )   PDF (953KB) ( 2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压急症是急诊及各科门诊常见疾病,可危及生命,且预后不良。表现多样,常伴随神经科、外科、产科等复杂情况出现。但其规范的诊治流程,目前尚缺乏优质的大规模临床证据支持。根据近年欧美指南及笔者自身的经验,将高血压急症分为常规处理及特殊疾病情况下的处理,结合药物治疗的进展及降压目标、注意事项等讨论。
    强化降压是否有益的 Meta 分析
    耿雪;崔炜
    2015, 30(11):  1226-1239. 
    摘要 ( 208 )   PDF (4493KB) ( 2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当人群血压达到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时,继续降压是否有益。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 数据库。入选试验满足条件:试验为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终点人群平均血压<140/90 mmHg,两组间终点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比值比(OR )和95%可信区间(95% CI )作为评价强化降压组和常规治疗组各种临床结局有无差异的指标。统计学分析应用 RevMan 5.0软件。结果在检索到的文章中共有44个试验满足条件,总计193772例患者。当血压降到140/90 mmHg 以下时,继续降压可减少总病死率(OR =0.89,95% CI =0.85~0.94)、心血管病死率(OR =0.87,95% CI =0.80~0.9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OR =0.79,95% CI =0.70~0.89)、心肌梗死发生率(OR =0.89,95% CI =0.80~0.99)、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OR =0.86,95% CI =0.79~0.94)、脑卒中发生率(OR =0.84,95% CI =0.79~0.89),但同时增加了低血压发生率(OR =2.63,95% CI =1.87~3.71)、高钾血症发生率(OR =2.24,95% CI =1.49~3.38),而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OR =0.73,95% CI =0.52~1.03)、肾衰竭发生率(OR =2.01,95% CI =0.99~4.0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强化降压组血压<130/80 mmHg 的试验进行亚组分析,强化降压和常规降压组间总病死率(OR =1.02,95% CI =0.89~1.17)、心血管病死率(OR =0.96,95% CI =0.70~1.30)、心肌梗死发生率(OR =0.97,95% CI =0.75~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强化降压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率(OR =0.63,95% CI =0.47~0.8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OR =0.87,95% CI =0.79~0.96)。结论无论人群基础血压高低,当血压降到140/90 mmHg 以下时,继续降压可以减少人群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同时增加了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血压降到130/80 mmHg 时,继续降压不能减少总病死率和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发生率,但仍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率。
    维生素D水平与非杓状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武峪峰
    2015, 30(11):  1239-1239. 
    摘要 ( 118 )   PDF (882KB) ( 2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柴文静;耿雪;崔炜
    2015, 30(11):  1240-1250. 
    摘要 ( 274 )   PDF (4005KB) ( 3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收集2000~2014年国内发表的关于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文献。文献的质量评价采用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使用 Rev-Man 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纳入44篇文献,Meta 分析结果显示:①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MD =-2.92;95% CI =-3.37~-2.46,P <0.01)及舒张压(SMD =-1.97;95% CI =-2.25~-1.69,P <0.01)水平;②与其他药物相比(包括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类、其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利尿剂等),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疗效更高(OR =1.93;95% CI =1.41~2.64,P <0.01),不良反应更少(OR =0.40;95% CI =0.27~0.60,P <0.01),且不影响机体糖脂代谢、肾功能等;③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较单一药物降压效果更明显,但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较大部分药物更安全、有效;联合降压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
    贾建厚;韩新鹏
    2015, 30(11):  1251-1253. 
    摘要 ( 273 )   PDF (928KB) ( 2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A 组)和抗凝治疗组(B 组),每组36例患者。A 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序贯为抗凝治疗;B 组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方法同 A 组后续抗凝方案),治疗1周后复查两组肺动脉压力、心脏彩色超声、CT 肺动脉造影(CTPA)、血气分析、脑钠肽、肌钙蛋白等指标,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鼻腔、阴道、内脏出血及死亡情况,以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A 组总有效率达88.9%(32/36),明显高于 B 组的总有效率75.0%(27/36)(P <0.05);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中 PaO2的升高及肺动脉收缩压的降低,A 组明显优于 B 组(P <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曲线α角与 BODE 指数的关系
    王印林;张明生;张厚亮;刘永岭
    2015, 30(11):  1254-1.25613e+007. 
    摘要 ( 262 )   PDF (997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先前提出的一个描述气流阻塞程度的参数α角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探讨此参数与 BODE 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电话随诊稳定期 COPD 患者,以肺功能指标为标准分为轻度阻塞、中度阻塞、重度阻塞3组,然后各组分别随机选取患者35例,查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呼吸困难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计算 BODE 指数;测量α角。结果COPD 患者α角随着阻塞程度的加重逐渐变小,对应的流速和呼出气量与呼气1秒时的流速和呼出气量呈正相关,α角大小与 BODE 指数呈负相关。结论α角可一定程度上反映 COPD 患者气流阻塞程度、肺功能曲线形态、运动耐量水平。
    胸腺五肽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状态的影响
    陈欣;赵涛;郭建光;孙文娟;毕长柏
    2015, 30(11):  1257-1260. 
    摘要 ( 500 )   PDF (960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11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 T 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胸部 X 线阴影消失时间明显降低(均 P <0.01);治疗后,治疗组CD3+、CD4+和 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而 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 P <0.01),两组 IgA,IgG 和 IgM 治疗后水平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显著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维生素D缺乏和非杓高血压的关系
    武峪峰
    2015, 30(11):  1260-1260. 
    摘要 ( 133 )   PDF (877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分析
    袁晓荣;王亚兰;孟令茹;于焕欣;杨雪洁;许秀举
    2015, 30(11):  1261-1.26413e+007. 
    摘要 ( 196 )   PDF (982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化疗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变化的影响。方法141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分别按性别分组(男性组和女性组)、年龄段分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疾病分期分组(Ⅱ期、Ⅲ期、Ⅳ期),通过人体测量法和实验室检测法监测患者化疗前1天及4周期化疗结束后1天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理想体质量百分比(BW%)、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淋巴细胞总数(TLC),用简易营养评定法来综合评价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不同性别患者在化疗前、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年龄增长化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P <0.05);随分期的增高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P <0.05)。结论①TSF 和 TLC 是相对较敏感指标,可以作为患者化疗前后营养不良评价指标;②化疗毒性对性别无选择性;③老年患者及病期较晚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差,较中、青年患者及早期患者更易发生营养不良;④用 TSF 法评定为营养不良患者与 ALB、PA 及 TLC 评价结果的符合率较高,而与 HGB 评价结果符合率相对较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NT-proBNP 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陆秋霞;陈希;吴晓;胡善友;王莉
    2015, 30(11):  1265-1268. 
    摘要 ( 291 )   PDF (1009KB) ( 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其30天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收住的AECOPD 患者455例,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n =411)和死亡组(n =4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的 NT-proBNP 水平分为正常值组与异常值组,再根据 NT-proBNP 水平的三分位数分为低值组、中值组和高值组,分别比较各组间的30天病死率;对 NT-proBNP 水平与预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的 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1),同时,死亡组的心力衰竭合并率及降钙素原(PCT)显著增高(P <0.01),而血清白蛋白(ALB)显著低于存活组(P <0.01)。NT-ProBNP 异常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 <0.01),且30天病死率随着 NT-ProBNP 水平的增高而增高(P <0.05);NT-proBNP 水平与30天病死率呈正相关(r =0.246,P <0.01),与 PCT 呈正相关(r =0.406,P <0.01),与 ALB 呈负相关(r =-0.345,P <0.01);NT-proBNP 水平预判死亡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742,约登指数最大为0.418,最佳截断值0.826,敏感度为0.744,特异度为0.674。结论在AECOPD 患者中,NT-proBNP 水平与患者的30天预后密切相关,对 AECOPD 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王悦;史利克;张鲁涛;王世博;王黎一;贾媛;董星
    2015, 30(11):  1269-1272. 
    摘要 ( 180 )   PDF (942KB) ( 4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12月943例发生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056株,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598株(56.6%),其中革兰阴性菌863株(81.7%),革兰阳性菌70株(6.6%),真菌123株(11.6%),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2.5%(238/1056)、21.4%(226/1056)、19.2%(203/1056)和7.7%(81/1056);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3%(56/1056);最常见的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7%(71/1056)。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大于75%和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8.6%(44/5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高,加强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荟萃》征订启事
    《临床荟萃》编辑部
    2015, 30(11):  1272-1272. 
    摘要 ( 146 )   PDF (840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影响
    张瑾;宋宁;高耐芬;杨丛丽;吕侯强;杜博英
    2015, 30(11):  1273-1.27513e+007. 
    摘要 ( 264 )   PDF (964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和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CVA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喷雾吸入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钠睡前口服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 TGF-β1和 SAA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 TGF-β1和 SAA 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TGF-β1和 SAA 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 FEV1、PEF、FEV1/FVC 改善更明显(P <0.05或<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喷雾吸入布地奈德对小儿 CVA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测量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季玉亮;王友强;崔艳玲;孙静静;刘燕
    2015, 30(11):  1276-1279. 
    摘要 ( 184 )   PDF (1004KB) ( 2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双能 X 线吸收技术(DEXA)在体脂测量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体脂分布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 DEXA 测量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9例正常健康人的体脂分布。与腰围诊断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用 B 型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及颈动脉窦部内膜中层厚度,并测量颈总动脉及颈动脉窦部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计算斑块积分。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积分在糖尿病中心性肥胖组与糖尿病非中心性肥胖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 DEXA 方法测量体脂分布与腰围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判断中心性肥胖躯干脂肪比例切点为38.46%。结论评价中心性肥胖可以用 DEXA 测定体脂分布;体脂分布和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密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 adropin 表达及意义
    张亚南;李安荣;陈旭东;孟虎山;李飞;林敏;何晖
    2015, 30(11):  1280-1.28213e+007. 
    摘要 ( 258 )   PDF (969KB) ( 2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 adropin 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3例 GDM 孕产妇及43例健康孕产妇参与本次研究,匹配的因素为民族、体质量、身高、年龄、孕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产妇血清中 adropin 的浓度,评估 adropin 水平与临床各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血清 adropin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胰岛素稳态指数、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 <0.05);孕产妇血清的 adropin 水平与孕产妇临床各代谢指标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新生儿体质量无明显的关系。结论低水平的 adropin 可能参与了 GDM 的病理机制。
    多种腔内技术在急慢性下肢动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张学强;王剑锋
    2015, 30(11):  1283-1287. 
    摘要 ( 210 )   PDF (2911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动脉接触性溶栓(intraarterial 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ICDT)联合球囊扩张(PTA)、导管取栓等综合腔内技术在急慢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急慢性血栓、栓塞患者共26例,采取 ICDT 为基础,联合 PTA、导管取栓等多种腔内技术治疗,评价技术成功率及近中期疗效。结果26例共28条肢体,3例急性血栓患者血栓完全溶解,5例6条下肢急性栓塞患者联合 PTA 和(或)导管取栓再通成功,18例19条下肢二期行腔内血管重建,17例成功,共植入21枚支架,1例失败,治疗总有效率96.4%(27/28)。结论以 ICDT 为基础,联合 PTA、导管取栓等综合腔内技术对于下肢急慢性血栓治疗安全有效,对动脉闭塞症伴血栓形成的复杂病变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腔内治疗成功率。
    维生素E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段海玲;崔向芹;王宗宝;刘观斌;耿明亮
    2015, 30(11):  1288-1291. 
    摘要 ( 179 )   PDF (950KB) ( 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维生素 E 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和钙磷代谢紊乱状态的影响。方法本院2014年1~6月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维生素 E 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终末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血钙、血磷、1,25-(OH)2D3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血清 IL-6、IL-8、CRP、TNF-α、MDA、AOPP 和血磷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SOD、GSH-PX 、血钙和1,25(OH)2D3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出血,感染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 E 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有效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维持其钙磷代谢平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同透析频率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何联义
    2015, 30(11):  1292-1.29513e+007. 
    摘要 ( 260 )   PDF (987KB) ( 2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频率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1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频率分为 A 组(每周透析4次,n =19)、B组(每周透析3次,n =33)、C 组(每周透析2次,n =29)。比较3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指标、钙磷代谢状况、微炎症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转归情况。结果开始透析时3组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透析1年后,A 组血红蛋白(Hb)显著高于 B 组(P <0.05),A 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Hb 均显著高于 C 组,而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 C 组(P <0.05),B 组的 ALB、PA 均显著高于 C 组(P <0.05)。A 组的血钙(Ca)显著高于 B 组和 C 组,而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显著低于 B 组和 C 组(P <0.05)。A 组的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 C 组(P <0.05)。A 组的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 C组(P >0.05)。结论透析频率增加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态,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预后,故推荐对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增加透析频率,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采用每周透析4次的高通量透析方案。
    血小板参数和C反应蛋白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
    王新宝;崔红
    2015, 30(11):  1296-1299. 
    摘要 ( 301 )   PDF (962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发病第1周(治疗前)、第2~3周(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和 C 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 C 反应蛋白,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血小板参数和 C 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对上述参数与有无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比较。结果川崎病患儿在发病第1周PLT、MPV、PDW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给予治疗后,MPV 和 PDW 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 PLT 和 C 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 MPV、PCT、PDW 和 C 反应蛋白均较冠状动脉病变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和 C 反应蛋白在川崎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评估患儿病情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作用。
    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陈伟;肖扬;刘金菊;戴小辉;杨紧跟;梁剑琦
    2015, 30(11):  1300-1302. 
    摘要 ( 295 )   PDF (935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尿酸水平对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血小板(platelets,PLT)各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群10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及尿酸(uric acid, UA)水平分为4组,其中 A 组为男性高尿酸血症202例,B 组为男性 UA 正常320例,C 组为女性高尿酸血症170例, D 组为女性 UA 正常345例。检测每个研究对象 UA、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PLT、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WBC。结果高尿酸血症组在 UA、RBC、RDW、PLT、PCT、HCT、HB 水平明显高于 UA 正常组(P <0.01)。UA 水平与 HCT、HB、RBC、RDW、WBC 有一定正相关(r =0.298、0291、0.27、0.19和0.081,P <0.01),与 PLT 相关参数无相关性。结论随着 UA 浓度升高,血细胞各项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梗死后神经重构及心室颤动阈值的影响
    戴功强;肖冬梅;丁怀胜;刘海燕;李原
    2015, 30(11):  1303-1306. 
    摘要 ( 305 )   PDF (1174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梗死(MI)后神经重构及心室颤动阈值的影响。方法将MI 模型制作成功的20只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2组:B 组(MI 组);C 组(MI+瑞舒伐他汀钙组),每组各10只;另设A 组(假手术组,n =10)。1月后行心脏电生理及 M 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周边区酪氨酸羟化酶(TH)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及密度,并采用实时定量 RT-PCR 法对 MI 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与 A 组比较,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以及 NGF mRNA 表达在 B、C 组明显增加(P 均<0.05),心室颤动阈值明显降低(P <0.05)。C 组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和 NGF mRNA 表达均较 B 组显著减少(P 均<0.05),心室颤动阈值明显升高(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通过改善高脂血症大鼠 MI 后神经重构以及提高心室颤动阈值而起到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NGF 表达下调有关。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期预防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
    王征军;张翠翠;阮联英
    2015, 30(11):  1307-1308. 
    摘要 ( 217 )   PDF (899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周围神经病变、M 蛋白、大脑皮层多发异常信号
    孙丽霞;吕鸿雁;武贤达;马贵如;张金巧
    2015, 30(11):  1309-1312. 
    摘要 ( 210 )   PDF (1176KB)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点评
    张敬宇
    2015, 30(11):  1312-1312. 
    摘要 ( 151 )   PDF (859KB) ( 1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尹佳;孙爱宁;吴德沛;陈苏宁;解珺丹;许春芳
    2015, 30(11):  1313-1.31513e+007. 
    摘要 ( 326 )   PDF (1443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高昉;储慧民
    2015, 30(11):  1316-1320. 
    摘要 ( 220 )   PDF (967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房颤动(AF)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是 AF主要的并发症,为预防卒中发生,临床上通常对高危的 AF 患者进行口服抗凝治疗。传统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由于存在起效慢、半衰期长和需要长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不足,在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一系列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不断问世,成为临床抗凝治疗的新选择。其中以达比加群酯为代表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具有半衰期短、无需长期 INR 监测以及较少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反应等特点,应用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