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卞美娟, 李建华, 王晓娥, 等.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渡期护理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22, 37(21):23-26.
|
[2] |
贺光春, 米莉, 李飞, 等. 强化式心理干预联合技巧性语言沟通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沟通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 36(10):1395-1398.
|
[3] |
张逗玉, 薄奇静, 李薇娣, 等. 精神分裂症社会认知研究进展[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2, 32(5):408-411.
|
[4] |
朱杉杉, 张会敏, 高杰, 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医学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 广东医学, 2020, 41(18):1931-1935.
|
[5] |
曹欣. 物理疗法配合文体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3):117-120.
|
[6] |
安徽省精神分裂症分级诊疗指南[J]. 安徽医学, 2018, 39(2):1-20.
|
[7] |
艾庆巍, 田欢, 高媛,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和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 21(12):2284-2287, 2349.
|
[8] |
李鲁, 王红妹, 沈毅. 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2):38-42.
|
[9] |
郭晓翠, 禹小娟, 沈霞, 等. 多学科团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荟萃, 2024, 39(9):803-807.
|
[10] |
潘婷婷, 王海霞. 基于Orem自护模式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3, 43(4):796-802.
|
[11] |
裴建琴, 张艳, 陆江波, 等. 团体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阴性症状的干预效果研究[J]. 军事护理, 2022, 39(9):13-16.
|
[12] |
于辉, 尹誉霏, 潘桂平, 等. 融合音乐回忆的内观认知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应对方式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3):350-355.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3.012
|
[13] |
傅德香. 社会适应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 41(1):84-87.
|
[14] |
陈李静. 社会适应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 43(8):1397-1400.
|
[15] |
马丽丽, 王宁宁, 张汶汶.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耻感与其MCMQ评分的相关性[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 42(15):2727-2730.
|
[16] |
李克松, 高晓奇, 冯芳, 等. 运动联合社会生活模拟训练对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精神状态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 50(5):983-986.
|
[17] |
林春滢, 宛小燕, 张若涵, 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8(3):472-480.
|
[18] |
王莉. 情志疗法联合精神运动康复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 2020, 27(17):2154-2156.
|
[19] |
邹冉. 理性情绪疗法配合五行音乐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抑郁躁狂情绪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21):3885-3889.
|
[20] |
庄倩倩, 陆鑫, 苏璐. 团体绘画艺术干预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 42(19):3505-3509.
|
[21] |
张勤峰, 袁燕亭, 张玲玲, 等. 团体心理游戏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11):1705-1707, 1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