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杂志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3-0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中国食管乳头状瘤临床特点分析
刘辉;王芳薇
2015, 30(3): 241-245246.
摘要
(
417
)
PDF
(899KB) (
3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总结我国食管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以“食管乳头状瘤”为关键词,对1979年1月至2012年11月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有关食管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来自44家医院共1585例食管乳头状瘤患者进入本研究,男679例,女906例。发病年龄在14~79岁,平均年龄50岁。1430例单发,150例多发。205个病灶位于上段食管,650个病灶位于中段食管,695个病灶位于下段食管。1104个病灶直径≤1.0 cm,48个病灶直径>1.0 cm。只有1例巨大食管乳头状瘤发生恶变。结论我国食管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女性多见,多为单发,体积通常在1.0cm以下,最常见于食管下段。巨大食管乳头状瘤或食管乳头状瘤病有恶变可能。
Musashi-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谢兆兰;陈国超;王明林
2015, 30(3): 246-249.
摘要
(
306
)
PDF
(885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胃癌中 Musashi-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20例非萎缩性胃炎组织(对照组)中 Musashi-2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 Musashi-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 Musashi-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是64.0%(32/50),对照组是25.0%(5/20),胃癌组高于对照组(χ2=4.850,P <0.05)。组织分化程度越低、TNM 分期越高,Musahi-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生存结局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Musashi-2表达相关。结论 Musashi-2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可将其做为胃癌干细胞标志物深入研究。
肝硬化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术后近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
葛秀珍;王玉明;郑忠青;王涛;王邦茂
2015, 30(3): 250-252256.
摘要
(
245
)
PDF
(873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肝硬化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和硬化术(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EIS)治疗患者142例,对其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是否合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脾切除术史以及术前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下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EVL、EIS治疗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为22.5%(32/142),病死率2.1%(3/142),存在不良预后因素者病死率高达9.4%(3/32)。其中术后早期出血率11.3%(16/142),术后感染率9.2%(13/142)。Child-Pugh分级、治疗方式、门静脉血栓、腹水程度、术前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后预后不良相关(均P<0.05),Child分级及门静脉血栓是内镜下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006,14.06,95%CI 分别为1.742~9.215,3.527~56.113。结论 Child-Pugh分级、治疗方式、门静脉血栓、腹水程度、术前胆红素水平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门静脉血栓、Child-Pugh分级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行 EVL和 EIS治疗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密切监测并积极预防。
MEWS、REMS、APAC H EⅡ、SAPSⅡ4种评分系统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对预后的评估
王伟力;田丽;王瑛
2015, 30(3): 253-256.
摘要
(
295
)
PDF
(877KB) (
2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快速急诊内科(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 Ⅱ, APACHEⅡ)评分、简化急性生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ocre Ⅱ,SAPSⅡ)评分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分析入选的150例老年危重患者4种评分情况,统计患者治疗后28天病死率,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间各评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4种评分间的相关性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4种评分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种评分间均互呈正相关关系。通过 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评估能力。APACHEⅡ评分的评估准确性优于SAPSⅡ、REMS评分、MEWS评分。SAPSⅡ评分评估准确性同样优于 REMS评分和 MEWS评分。REMS评分和MEWS评分评估准确性相当。结论 4种评分系统对急诊老年患者预后均具有评估意义。急诊早期 MEWS评分、REMS评分与 ICU病房 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间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致性。急诊早期可行 MEWS评分、REM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对可能预后不良患者早期 ICU病房进行分诊,进一步根据不同情况行 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动态观察、综合评估,同时各评分系统间相互结合与补充,适时采取临床相关干预措施,调整诊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
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张亮;陈启稚;王长谦;程纯
2015, 30(3): 257-260261.
摘要
(
289
)
PDF
(889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结果,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AS)组38例,AS组79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5例(对照组),测量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等各项指标,同时测定血清 PON1活性。分析血清PON1活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 PON1(240.0±15.6) kU/L vs (229.5±19.6)kU/L、AS发生率(44.0% vs 67.5%)、BMI(24.3±3.6)kg/m2 vs (25.8±3.2)kg/m2、腰臀比(0.89±0.05)vs (0.93±0.06)、收缩压(131.0±8.3)mmHg(1 mmHg=0.133 kPa)vs (134.0±8.8)mmHg、TG (1.8±0.8)mmol/L vs (2.1±1.3)mmol/L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血清 PON1活性明显低于非AS组(235.5±19.9)kU/L vs (226.7±18.9)kU/L(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与年龄呈负相关(r=-0.382,P<0.01),与血清TG水平呈正相关(r=0.223,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显著下降,PON1活性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
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率、QT间期及心率校正的QT间期的影响
李丽;庞保东;艾智慧;王志峰;刘玉敏
2015, 30(3): 261-264.
摘要
(
397
)
PDF
(874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佐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对心率及 QT间期、心率校正的 QT 间期(linear corrected QT,QTLc)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钙剂综合治疗;观察组4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观测心电图心率及 QT间期、QTLc情况。结果用药后心率及 QT间期、QTLc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的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率减慢,QT间期及 QTLc延长。结论临床小儿使用西咪替丁治疗期间须监测心电图心率及 QT间期、QTLc变化,避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及意义
王婧;柳达;罗文利;高银凤
2015, 30(3): 265-267.
摘要
(
590
)
PDF
(861KB)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 C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55例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老年CHF患者,其中心功能Ⅱ级98例,心功能Ⅲ级87例,心功能Ⅳ级70例,以及同期的76例健康体检者,测定4组受试者的 Hcy、胱抑素 C 及血脂水平,记录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LVPW)、室间隔厚度(IVS)等指标,评价心功能分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不同心功能水平之间 LVEF、LVEDD、LVPW、IVS、Hcy、胱抑素C、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y、胱抑素 C 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 =0.249、0.144,P 均<0.01);胱抑素 C 与LVEDD、IVS、LVPW均呈正相关关系(r=0.167,0.114、0.231,P均<0.05)。结论 Hcy、胱抑素 C水平均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胱抑素C还可能参与心室重构过程,推测 Hcy联合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判定老年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脂康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赵秀敏
2015, 30(3): 268-271272.
摘要
(
342
)
PDF
(885KB) (
1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脂康颗粒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加服脂康颗粒,每次8.0 g(1袋),每日2次冲服。疗程均为8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同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在治疗第4周(97.5%,39/40)、第8周(100%,40/40)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4周后临床控制率达40.0%(16/40)高于对照组的17.5%(7/40),治疗8周后临床控制率达到52.5%(21/40)高于对照组的27.5%(11/40)(P <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HDL-C则明显上升(P <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TC、TG、LDL-C亦有明显下降,而 HDL-C则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种自觉不适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头胀、耳鸣眼花、腰膝酸软、胸闷胸痛等症状的发生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4周、8周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相关指标,除对照组出现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外(正常上限3倍以内),其余指标均未出现异常。结论降脂中成药脂康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调节血脂异常,治疗高脂血症总体疗效好于单用阿托伐他汀,且较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徐荣;郭金成;郭明
2015, 30(3): 272-275.
摘要
(
691
)
PDF
(866KB) (
3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华法林剂量的动态变化,为经验性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心血管专科门诊每月进行规律随访的抗凝治疗时间>12个月、年龄≥65岁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2例,根据随访记录统计患者出血、脑梗死的情况以及华法林的用药剂量。结果经心电图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72.5±5.6)岁,平均随访时间(23.20±11.35)个月;在随访期间,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生命的出血,轻度出血10例,其中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1例、咯血2例、结膜出血3例和双下肢皮肤瘀斑 2例;5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 1例(1.9%);在长达24个月的随访时间中,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剂量无显著变化,达到充分抗凝的平均剂量为3.6 mg/d左右。结论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其平均维持剂量约为3.6 mg/d,但需要规律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血钾水平的相关性
李跃军;田祥;耿巍;王培军;张同乐;张旗;付永奇
2015, 30(3): 276-279.
摘要
(
401
)
PDF
(877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冠状动脉 Gensini积分与血钾水平的关系,指导治疗方案,制定临床决策,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STEMI的患者128例,按照入院血清钾水平分为低于3.50 mmol/L、高于3.50 mmol/L 两组,监测其18导联心电图并记录 PCI冠状动脉病变结果,前壁根据Aldrich公式,下壁根据Clemmensen改良公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运用 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同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选的 1 2 8例 STEMI 患者中,低血钾发生率为29.7%(38/128),其中广泛前壁 STEMI发生率最高42.1%(16/38),下壁累及后壁 STEMI发生率最低5.3%(2/38);低钾组梗死面积小于20%者14例,20%~30%者14例,大于30%者10例,低钾组梗死面积明显高于血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钾组冠状动脉 Gensini积分小于50分者6例,50~80分者12例,大于80分者20例,低钾组冠状动脉 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血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浓度与梗死面积、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STEMI患者中低钾血症发生与梗死面积、部位密切相关,多为前降支、近段病变.且梗死面积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越易出现低钾血症。将血钾控制在适当水平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分析
徐桂玲;曲巍;于波
2015, 30(3): 280-282.
摘要
(
211
)
PDF
(857KB)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AMI+VSP)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对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预后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65例 AMI+VSP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 AMI+VSP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占70.8%(46/65),非前壁心肌梗死占29.2%(19/65);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2.7±11.3)mm,左心室射血分数(49.2±14.5)%,VSP 直径(9.4±6.5)mm;VSP 位于心尖及心尖附近占66.2%(43/65);AMI~VSP 总体时间平均为(7.2±3.2)天,溶栓组 AMI~VSP 时间短于未溶栓组(P <0.05);63.1%(41/65)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内科保守治疗44.6%(29/65),转外科手术55.4%(36/65);30天总体病死率58.5%(38/65),1年72.3%(47/65),手术治疗组30天病死率及 1年病死率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 AMI+VSP以发病急,病死率高为特点,外科手术较保守治疗更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率。
免疫化学联合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胡珊珊;张顺;蔡挺
2015, 30(3): 283-289.
摘要
(
204
)
PDF
(965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系统评价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DC-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收集所有DC-CIK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 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结合研究特点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Man 5.2和 Stata 12.0软件分别进行 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 RCT,7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组比较,DC-CIK联合化疗组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临床疗效[客观反应率(obj 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生存质量[Karnofsky(KPS)评分提高率]及免疫功能(治疗后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型CD3+、CD4+与CD4+/CD8+)均有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安全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与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率和临床疗效观察指标显示无发表偏倚。结论在中晚期 NSCLC治疗中,与单纯化疗比较,DC-CIK联合化疗能提高生存率和临床疗效,未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趋势。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龙;唐发兵;余勤
2015, 30(3): 290-292296.
摘要
(
499
)
PDF
(894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 RAS/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3例肺腺癌患者及9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信号转导转录因子1(pSTAT1)和磷酸化 RAS/MAPK信号通路活化蛋白(pERK1/2)的表达。结果EGFR和活化蛋白 pERK1/2在23例肺腺癌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73.9%(17/23)和65.2%(15/23),半定量分析显示肺腺癌组pERK1/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癌组(1.303±0.656)% vs (0.262±0.213)%,且pERK1/2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病理分级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9和6.626,均P <0.05),肺癌不同 TNM分期间 pERK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T1在23例肺腺癌患者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0.4%,与非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S/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肺腺癌进展的有价值的指标。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马伟
2015, 30(3): 293-296.
摘要
(
398
)
PDF
(870KB)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索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与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血气指标的变化,再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血清胱抑素(CysC)变化。结果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纳洛酮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其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优于单纯应用无创呼吸机组,但是再插管率与病死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气指标及 CysC 水平改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能有效改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 Cysc水平,但并不能改善再插管率和病死率。
Wells、修正后的Geneva评分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田锦林;王海峰;屈尔青;陈硕飞
2015, 30(3): 297-300.
摘要
(
272
)
PDF
(867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评分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 PE分为两组,对两组一般情况及 Wells、mGeneva评分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进行比较;再以是否发生PE作为因变量,以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增高、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D-二聚体是否升高、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是否有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吸烟史、饮酒史、Wells评分、mGeneva评分、PESI分值、左右侧肢体发病、DVT类型、是否并发下腔静脉(IVC)血栓、是否有静脉血栓病史及是否放置了 IVC滤器为自变量引入模型进行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 DVT患者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300例DVT患者PE发生率25.3%(76/300)。两组在合并IVC血栓、Wells及mGeneva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ells 评分和合并 IVC血栓是发生 PE的危险因素,是否放置了IVC滤器是发生 PE 的保护性因素(OR 值=2.262、534.752、0.046;95%的可信区间:1.102~4.646、54.010~5294.568、0.002~0.841)。结论在DVT患者中 Wells评分预测 PE的发生价值较大,合并 IVC血栓是 PE的危险因素,放置 IVC滤器是PE的保护性因素。
CT平扫联合CT血管成像在老年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
杨飞;朱晓龙;陈静;朱月香;崔书君
2015, 30(3): 301-303304.
摘要
(
254
)
PDF
(886KB) (
1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平扫联合CT血管成像(CTA)对诊断老年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本院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 VBD的患者,分析总结CT平扫及CTA资料、临床资料,将 VBD患者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CTA明确诊断为 VBD患者13例,CT平扫可明确诊断为 VBD 10例,CT平扫对VBD诊断的阳性率76.9%(10/13)。CT平扫同时还可发现颅内其他病变。基底动脉测量的直径 CT平扫较 CTA测量结果稍偏大。CTA可清楚显示动脉扩张、迂曲、延长及偏移的情况及程度,可直接测量扩张血管长度、直径。老年组基底动脉(BA)直径、椎动脉(VA)直径、BA高度评分、BA水平移位评分均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脑干压迫征1例,后循环脑梗死2例。结论 CT平扫对 VBD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可作为 VBD的影像学筛查方法之一。CTA是一种有效的诊断 VBD的检查技术。CT平扫联合CTA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VBD 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VBD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与后循环梗死有关。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周滇;王雯;虞俊杰;吕国忠
2015, 30(3): 304-307.
摘要
(
313
)
PDF
(870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导致糖尿病足发生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110例,取患者足部创面分泌物,置于灭菌试管内,样本1小时内送检,对所培养出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分析糖尿病足发生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培养阳性71例,阳性率为64.5%,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革兰阴性菌43株(59.7%),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常见;革兰阳性菌23株(31.9%),以金黄色葡菌菌、粪肠球菌居多;真菌6例(8.3%);其中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万古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10年(OR =2.115),使用抗菌药物>2次/年(OR =2.342),出现骨髓炎(OR=4.579)是糖尿病足感染发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且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较为普遍,糖尿病足发生耐药菌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应根据耐药菌检测结果合理用药,以降低耐药感染的发生。
使用带涤纶套隧道导管透析患者表皮葡萄球菌带菌情况分析
徐卓佳;詹承;王铠
2015, 30(3): 308-311.
摘要
(
317
)
PDF
(876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表皮葡萄球菌(SE)在带涤纶套隧道导管透析患者体表及透析环境中的带菌情况。方法同时采集透析中心带涤纶套隧道导管透析患者肝素帽口、导管皮肤出口处、管周皮肤、鼻腔及透析中心空气细菌标本,分离培养 SE,对分离到的 SE菌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分析,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同源性。结果共分离 SE菌株15株,分离到的 SE表现多重耐药。对15株 SE进行PFGE,得到9个不同基因型,9个亚型。结论使用带涤纶套隧道导管透析患者体表携带多重耐药 SE菌株,为 SE所致导管相关感染的高危人群,可能存在“患者—另一患者”的传播途径。
Livin靶向si-RNA对胶质瘤TJ 905干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刘阳;郭强;张浩;李根华;冯嵩;靳峰
2015, 30(3): 312-315.
摘要
(
248
)
PDF
(889KB) (
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从人脑胶质瘤TJ905细胞中分离肿瘤干细胞,制作livin基因干扰模型 si-RNA livin,探讨livin靶向 si-RNA对TJ905干细胞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TJ905细胞经免疫磁珠法分离获取肿瘤干细胞,构建干扰 livin基因 si-RNA,通过慢病毒转染干细胞建立干扰组,另设对照组转染空病毒,利用替莫唑胺(TMZ)干预,观察肿瘤干细胞的形态学改变,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 livin、TNF-α的表达。结果成功制作慢病毒转染 TJ905干细胞 livin靶向 si-RNA 模型。干扰组TJ905干细胞增殖活性及 livin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相同药物浓度下干扰组 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Livin 靶向 si-RNA 可能通过上调 TNF-α基因的表达,并促使化疗药物TMZ对干细胞TNF-α的表达产生诱导作用,最终降低了干细胞的化疗耐药。
黑热病79例临床诊治回顾性分析
刘真真;唐光敏;叶慧;吕晓菊
2015, 30(3): 316-318.
摘要
(
226
)
PDF
(841KB)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外结核中的应用
赵磊;薛剑;赵涛;相巧丽;杜君晓;王瑜玲;张鑫;刘士甫;王伟
2015, 30(3): 319-321.
摘要
(
212
)
PDF
(859KB) (
1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陈晓雷;吴文君;徐南飞;马志伟
2015, 30(3): 321-323.
摘要
(
277
)
PDF
(854KB) (
1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糖尿病患者丙型肝炎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苏少慧;胡义亭;贾敏
2015, 30(3): 324-325.
摘要
(
254
)
PDF
(839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伤患者降钙素原与损伤严重度评分的相关性
袁法伟;冯辉斌
2015, 30(3): 326-328.
摘要
(
213
)
PDF
(858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21例临床分析
陈源;皮亚雷;耿江辉;张少丹;张会丰
2015, 30(3): 328-330.
摘要
(
266
)
PDF
(842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院410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易杰灵
2015, 30(3): 331-334.
摘要
(
247
)
PDF
(847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项丹麦全国的随访研究:口服抗凝剂治疗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远期血栓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的风险评估
刘德敏
2015, 30(3): 334-334.
摘要
(
247
)
PDF
(802KB) (
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尿、蛋白尿、贫血、双手震颤
王子威;郑杨;马兰;崔红
2015, 30(3): 335-337.
摘要
(
191
)
PDF
(843KB) (
2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的高血小板反应性
肖冰
2015, 30(3): 337-337.
摘要
(
193
)
PDF
(815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肠恶性梗阻伴肠腔渗漏1例
李攀;张金卓;闫国华
2015, 30(3): 338-339.
摘要
(
178
)
PDF
(850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1例
刘芳;田英平
2015, 30(3): 339-340.
摘要
(
209
)
PDF
(838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李娇;李广平
2015, 30(3): 341-344.
摘要
(
273
)
PDF
(857KB)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与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密切相关的基因,编码前蛋白转化酶 NARC-1。PCSK9除了通过调节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水平参与脂质代谢外,亦直接对血管壁细胞发挥毒性作用,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阐明 PCSK9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对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药物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参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闫玉敏;崔炜
2015, 30(3): 345-348.
摘要
(
266
)
PDF
(859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检索 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orchrane图书馆及二次资源中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等检索词,血小板参数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可以依据血小板参数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出现预后不良的风险,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肾间质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来源的研究进展
姜莹莹;杜玄一
2015, 30(3): 349-352.
摘要
(
339
)
PDF
(857KB)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及评估疾病预后的最重要指标,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细胞在 RIF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就 RIF中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进行综述。
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张林玲;程德云
2015, 30(3): 353-357.
摘要
(
213
)
PDF
(875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全球范围内是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恶化。近年来 COPD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这可能与除药物外的肺康复治疗的广泛应用有关。本综述归纳肺康复治疗对呼吸困难、肺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能力、急性加重频次、住院次数、抑郁和焦虑状态等各种指标的影响,并讨论患者参与或退出肺康复治疗计划的主要指征。在此基础之上,对肺康复治疗在 COPD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与分析
乔德丽;李敏
2015, 30(3): 357-360.
摘要
(
132
)
PDF
(873KB) (
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是临床预后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定期对血透患者进行营养评估,能及早发现、及时防治营养不良的发生,对延缓血透患者病情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营养评价方法有很多,但是缺乏“金标准”的评价方法。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营养不良机制不断认识,出现了专门针对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我们通过对血透患者的不同营养评价方法的综述,探讨其优缺特点,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营养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