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1-01-05
    论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心室结构和功能及预后的相关研究
    王维平;张玉强;梅长林
    2011, 26(1):  1-5. 
    摘要 ( 149 )   PDF (365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HD患者97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根据hsCRP检测的水平分为hsCRP升高组(hsCRP≥3 mg/L)和hsCRP正常组(hsCRP<3 mg/L),分别观察患者的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心排出量(CO)等.结果 MHD患者hsCRP升高组与hsCRP正常组的血清hsCRP分别为(8.09±3.58)mg/L vs(2.06±0.56)mg/L,IL-6分别为(112.2±43.47)ng/L vs(83.3±26.79)ng/L,TNF-α分别为(5.09±2.21)μg/L vs(4.16±1.64)μg/L(P<0.05或<0.01).hsCRP升高组LAD、LVEDd、LVEDs、LVPWT、IVST、LVMI均高于hsCRP正常组(P<0.01),hsCRP升高组LVEF,E/A,CO低于hsCRP正常组(均P<0.01).hsCRP升高组hsCRP、IL-6、TNF-α分别与LAD、LVEDd、LVEDs、IVST、LVPWT、LVMI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LVEF、E/A、CO呈负相关(P<0.05).hsCRP与TNFα、IL-6相互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并且参与了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舍曲林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高瑜;张佩生;梁雪
    2011, 26(1):  6-9. 
    摘要 ( 247 )   PDF (287KB) ( 3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舍曲林对伴焦虑抑郁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heart t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EH伴焦虑抑郁患者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卡托普利+舍曲林)和对照组(卡托普利+安慰剂),并随访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坐位血压,动态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及动态心电图的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实验组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实验组非勺型血压昼夜节律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5%vs 36.7%,x2=4.731,P<0.05).③治疗后实验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N、PNN5 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抗焦虑抑郁剂舍曲林能有效缓解伴焦虑抑郁EH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提高降压疗效,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及HRV.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陈红英;常学伟;夏艳丽
    2011, 26(1):  10-12. 
    摘要 ( 191 )   PDF (208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36例AMI患者进行血脂检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血浆Lp(a)水平分为低Lp(a)组(<300 mg/L,46例)和高Lp(a)组(≥300 mg/L,90例),比较两组血清Lp(a)浓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观察以上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高Lp(a)组Gensini积分、多支病变构成比例、梗死相关动脉(IRA)闭塞率分别为(145.6±36.2)分、58.9%、86.7%,高于低Lp(a)组(96.8±21.7)分、23.9%、56.5%;高Lp(a)组梗死相关动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积分为(1.58±0.88)分,低于低Lp(a)组的(2.31±1.07)分(P<0.05);回归分析发现,Lp(a)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IRA闭塞率和TIMI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 AMI患者血浆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IRA血流量、闭塞率及密切相关.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老年急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志远;路清华;刘锦;贾意国;李秀春;杨曙光
    2011, 26(1):  13-16. 
    摘要 ( 209 )   PDF (296KB) ( 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检测在老年心肌缺血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ACB试验)间接测定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100例非缺血性心脏病(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MA水平,比较ACS患者胸痛发作后3小时内血清ACB值与对照组患者血清ACB值的差异;比较ACS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CB值差异;获得识别急性心肌缺血的最佳ACB值截断值.结果 ACS患者胸痛发作后3小时内血清ACB值为(79.62±9.20)kU/L,明显低于对照组(93.77±8.53)kU/L(P<0.01);UA患者胸痛发作后3小时内ACB值为(80.96±8.63)kU/L,与AMI患者的(79.48±11.06)k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得出早期识别急性心肌缺血的ACB值截断值为85kU/L,以此值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2%.结论 IMA是老年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生物标记物,但不是鉴别急性心肌缺血与AMI的生物学指标.应用ACB值最佳截断值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大出血1例
    潘志红;龚发良;刘修莉;任习芳;陈畅;陈蓉
    2011, 26(1):  16-16. 
    摘要 ( 102 )   PDF (83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性质与溶血磷脂酸及磷脂水平的关系
    李惠珍;崔兆文;刘启;樊艳辉;刘纪强;王雪欧;陈丽萍;李明泉
    2011, 26(1):  17-1922. 
    摘要 ( 217 )   PDF (314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及性质与溶血磷脂酸(LPA)及磷脂(AP)水平的关系,从而揭示LPA及A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警作用.方法 对75例颈动脉超声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头痛头晕者,行颅脑CT/MRI、经颅多普勒检查(TCD)及LPA和AP测定,按斑块位置、大小、数目3种状态及斑块性质进行分组.并选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的LPA和AP水平.结果 ①斑块最常发部位是颈动脉膨大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干部相对较少.按斑块位置分组,颈动脉膨大斑块组、颈总动脉斑块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组间LPA和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A(4.09±1.65)μmol/L vs(4.33±1.70)μmol/L vs(4.86±1.85)μmol/1(P>0.05);AP(7.51±3.02)μmol/L vs(7.71±2.64)μmol/L vs(8.95±3.29)μmol/1(P>0.05).②大斑块组LPA水平较小斑块组增高明显,LPA(5.01±1.76)μmol/L vs(3.32±1.44)μmol/L(P<0.05).③按斑块的数量分组显示单发斑块49例,多发斑块26例.单发斑块组与多发斑块组LPA和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A(4.17±1.72)μmol/L vs(4.39±1.76)μmol/L(P>0.05);AP(8.13±3.63)μmol/L vs(7.87±3.05)μmol/1(P>0.05).④软斑组及硬斑组与对照组间LPA、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A(4.30±1.79)μmol/L、(4.27±1.69)μmol/Lvs(2.85±0.86)μmol/L(P<0.01);AP(7.97±3.77)μmol/L、(8.02±2.70)μmol/L vs(5.02±1.59)μmol/L(P<0.01).结论 LPA和AP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状态及性质关系较大,应给予临床关注,警惕卒中发生的可能.
    CD147、核转录因子κ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熊莉娜;熊枝繁
    2011, 26(1):  20-0. 
    摘要 ( 163 )   PDF (392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CD147)、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鳞癌侵袭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NF-κB、EGFR的表达,并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测定.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NF-κB、EGFR表达阳性率为77.5%(31/40)vs25.0%(10/40),87.5%(35/40)vs 42.5%(17/40),90.0%(36/40)vs 25.0%(10/40)(均P<0.01).早期和中晚期食管癌表达阳性率在CD147为33.3%(3/9)vs 90.3%(28/31)(P<0.01);在NF-κB为55.6%(5/9)vs 96.8%(30/31)(P<0.01);在EGFR为77.8%(7/9)vs 93.5%(29/31)(P>0.05);CD147、NF-κB、EGFR在食管鳞癌无转移和转移组表达阳性率为28.6%(2/7)vs 87.9%(29/33),42.8%(3/7)vs 97.0%(32/33),57.1%(4/7)vs 97.0%(32/33)(P<0.05或<0.01).结论 CD147、NF-κB、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且EGFR可能是通过激活CD147和NF-κB途径来实现的.
    多排螺旋CT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冯永明;钱斌;鲍健;陈宏伟
    2011, 26(1):  23-24. 
    摘要 ( 135 )   PDF (154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多排螺旋CT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炎性假瘤的多排螺旋CT资料,系统分析其特征.结果 肺炎性假瘤均位于肺外围(100%,32/32),多局限于一叶(90.7%,29/32),形态多不规则(71.9%,23/32),可见粗大毛刺(34.4%,11/32),病灶常广基底贴于胸膜并且邻近胸膜增厚(56.1%,18/32),"桃尖征"(53.1%,17/32)、"平直征"(46.9%,15/32)、"晕征"(37.5%,1 2/32)、高度均匀性强化(84.6%,11/13)等征象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全面综合地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特征对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其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苯巴比妥规范治疗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疗效观察
    张俊玲;相凤兰;夏瑞雪;李阔;杨希晨;张文润
    2011, 26(1):  25-2730. 
    摘要 ( 286 )   PDF (311KB) ( 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农村地区建立可行的癫痫患者管理模式和规范化治疗.方法 对沧州献县、肃宁、沧县3个农村地区,筛选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或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伴有其他类型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者1 036例,应用苯巴比妥单药治疗,剂量在30~240 mg/d,随访2年,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事件.有176例患者退出随访,主要原因有依从性差、疗效差、不良反应及外出.结果 苯巴比妥总有效率为77.0%,前3个月无发作比例为25.9%,至第12个月无发作比例达74.1%,第24个月无发作比例达95.3%.服药前3个月药物不良反应较多见(10.1%),随服药时间延长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苯巴比妥治疗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具有良好效果,安全性高.农村地区癫痫治疗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建立有效的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
    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徐梅先;张军桥;霍习敏;李坤芬;田利远;冯春艳;曹利静;孙慧
    2011, 26(1):  28-30. 
    摘要 ( 201 )   PDF (222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20例确诊ARDS患儿在进行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的同时均进行吸入外源性NO治疗,NO初始治疗浓度为10×10-6,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计算吸入NO前,吸入后0.5、1、12、24、48小时等不同时刻的肺动脉压力(PAP),直至某个时刻NO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则将治疗浓度减为原浓度的50%,每2小时递减50%,直至停用,分别记录各时间点的PAP值.结果 吸入前PAP均值为59.20 mmHg(1 mmHg=0.133 kPa),吸入NO后0.5、1、12、24、48小时PAP均值分别为53.40 mmHg、48.10 mmHg、42.80 mmHg、36.60 mmHg、35.30 mmHg,与吸入前比均明显下降(P<0.05).在吸入NO后48小时内PAP平均值呈递减趋势,但吸入后24小时与48小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小时吸入NO浓度减为原来的50%后PAP平均值为37.70 mmHg,与48小时相比,PAP增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小时NO浓度再减为50%后与50小时相比,P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小时停止吸入后PAP(平均值为40.30 mmHg)虽较前反弹但仍较吸入前明显减低.结论 NO对ARDS导致的肺动脉压力增高有治疗作用,吸入浓度为10×10-5的NO,24小时内可有效减低PAP,维持原浓度继续吸入则无明显效果.
    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马爱闻;徐继扬;夏仲芳;吉孝祥;胡建兵;耿平;谈定玉
    2011, 26(1):  31-33. 
    摘要 ( 161 )   PDF (238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AOPP患者2 1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7例(呼吸衰竭组),随机抽取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186例(对照组),对血浆胆碱酯酶活力(AchE)等11项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变量逐步前向回归法分析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中有6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血乳酸(Lac)水平(OR=5.19,95%CI=3.14~10.37)、屈颈抬头无力(OR=12.14,95% CI=9.64~18.35)、AchE活力(OR=12.65,95%CI=9.51~19.96)、中毒至开始治疗时间(OR=8.38,95%CI=6.12~11.36)、肌酸激酶(CK)水平(OR=9.81,95%CI=6.58~13.31)、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OR=7.04,95%CI=4.93~11.30).结论 AOPP患者易并发呼吸衰竭,AchE活力、屈颈抬头无力、CK水平、中毒至治疗开始时间、APACHEⅡ评分、血Lac水平是AOPP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
    张凤娟;杜亚萍;韩若凌
    2011, 26(1):  34-0. 
    摘要 ( 321 )   PDF (399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的956个结节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内部回声强度、均匀程度,结节的声像图特点及血供情况.结果 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患者,双叶均多发结节156例(78.0%),单叶且多发结节38例(19.0%),单叶单发结节6例(3.0%).甲状腺大小正常25例(12.5%),对称性增大48例(24.0%),非对称性增大127例(63.5%).甲状腺轮廓平整62例(31.0%),表面不平整138例(69.0%).甲状腺结节周围组织回声均匀20例(10.0%),回声增粗不均、高低不等180例(90.0%).956个结节中实性结节308个(32.2%),囊实性结节582个(60.9%),单纯囊性结节66个(6.9%).实性结节中194个呈稍强回声、92个呈等回声、22个呈低回声.结节内部血流:344个结节(36.0%)无血流,576个结节(60.2%)呈星点状或短棒状血流,36个结节(3.8%)呈树枝状、网格状血流.结节周边血流:186个结节(19.5%)无血流,629个结节(65.8%)呈星点状或短弧形血流,141个结节(14.7%)呈长弧形或环形血流.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2例,合并腺瘤17例,合并甲状腺癌8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的甲状腺声像图复杂多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增生结节及其伴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兰州市6~12岁健康学龄儿童肺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吴允萍;刘巍;张小芳
    2011, 26(1):  39-40. 
    摘要 ( 163 )   PDF (128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的影响
    王晓青;吕建军;曹丽华;李燕;刘瑾;王岩
    2011, 26(1):  41-42. 
    摘要 ( 539 )   PDF (156KB) ( 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心静脉导管临床使用中导管堵塞及导管相关感染的处理
    狄维鹏;任婷
    2011, 26(1):  43-43. 
    摘要 ( 138 )   PDF (81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6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分析
    张新梅;余娟;安丽丽
    2011, 26(1):  44-45. 
    摘要 ( 139 )   PDF (162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锦;袁栋才;张俊岭;吴丹丹;王佳;李玉妹
    2011, 26(1):  46-48. 
    摘要 ( 104 )   PDF (230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育龄妇女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分析
    赵志茹;赵雄飞;郝锋利
    2011, 26(1):  49-0. 
    摘要 ( 112 )   PDF (405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李素引;阎锡新;齐顺祥;张菊香;杜红丽
    2011, 26(1):  52-54. 
    摘要 ( 114 )   PDF (217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吸心搏骤停95例院前复苏分析
    刘海燕;胡幼平;汪黎明
    2011, 26(1):  54-55. 
    摘要 ( 101 )   PDF (144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LA-DR3基因多态性与抗户尘螨特异性IgE的相关性分析
    赵宏丽;王学谦;赵俊芳;李慧茹
    2011, 26(1):  56-58. 
    摘要 ( 122 )   PDF (203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研究
    张峰;侯凯;张品元;刘建峰;李辉;李鹏;宋健;井山泉
    2011, 26(1):  58-62. 
    摘要 ( 182 )   PDF (355KB) ( 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分析
    郭郁郁;陆颖理;翟华玲;朱惠;陈奕
    2011, 26(1):  62-64. 
    摘要 ( 173 )   PDF (219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变化及其意义
    王富军;赵允;丁海霞;齐会卿;杨艳辉;杜亚萍
    2011, 26(1):  64-65. 
    摘要 ( 100 )   PDF (143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刘宇宏;任羽;曹慧琴;苏保雄
    2011, 26(1):  66-67. 
    摘要 ( 183 )   PDF (154KB) ( 4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浆膜腔积液68例临床分析
    肖谊;魏星;刘艳红
    2011, 26(1):  67-70. 
    摘要 ( 117 )   PDF (320KB) ( 3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疟疾合并登革热并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
    柯昌征;陈悦;马德强
    2011, 26(1):  70-70. 
    摘要 ( 153 )   PDF (83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吴立梅;果崇慧;王晓凤;金学红;刘亚丽
    2011, 26(1):  71-72. 
    摘要 ( 222 )   PDF (162KB) ( 1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黄俊华;陈继洲;万雨明
    2011, 26(1):  74-76. 
    摘要 ( 182 )   PDF (230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骨质疏松
    鲁郡;顾明君
    2011, 26(1):  79-82. 
    摘要 ( 154 )   PDF (311KB) ( 2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崔立文;徐金升;张慧然;俞奇瑶
    2011, 26(1):  82-84. 
    摘要 ( 120 )   PDF (235KB) ( 2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与治疗
    刘汇文;李继;王丹;周宁;杨文;郭慕星;白晓明;鲁赛;王岩梅
    2011, 26(1):  85-86. 
    摘要 ( 167 )   PDF (165KB) ( 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神经系统损伤
    贺建勋;魏洪涛
    2011, 26(1):  87-90. 
    摘要 ( 162 )   PDF (315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动态
    2011, 26(1):  95191-92. 
    摘要 ( 66 )   PDF (325KB)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