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2-05
    论文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9+细胞表达水平的意义
    韦松;巫相宏
    2011, 26(3):  185-187190. 
    摘要 ( 268 )   PDF (301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9+的表达水平,并探讨CD19+与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 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冠心病处理指南的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0例;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0例非冠心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19+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CD19+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并对CD19+细胞的表达率与CRP滴度和LDL-C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CS组患者B淋巴细胞CD19+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16±3.63)%vs(4.25±0.96)%(P<0.01),亦明显高于SA组(10.16±3.63)%vs(5.39±1.36)%(P<0.01);SA组CD19+细胞表达率和对照组患者CD19+细胞表达率相近(5.39±1.36)%vs(4.25±0.96)%(P>0.05).所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细胞的表达水平与CRP滴度(r=0.661,P<0.01)和LDL-C(r=0.351,P<0.01)呈正相关.结论 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CD19+的表达水平升高,CD19+的表达水平可反映冠心病危险分层,CD19+与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系.
    碎裂QRS波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姚均迪;陆传新;沈彬;赵峰;蒋逸风;林晓耘
    2011, 26(3):  188-190. 
    摘要 ( 243 )   PDF (213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08例(冠心病组),同期CAG阴性患者10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fQRS波的发生率及fQRS波在心电图相对应心肌前壁、侧壁和下壁的分布情况.冠心病组患者分为前降支(LAD)和非LAD病变组、回旋支(LCX)和非LCX病变组和右冠状动脉(RCA)和非RCA病变组,比较与其对应心电图导联fQRS波的关系.结果 冠心痛组fQRS波发生率为66.7%(72/1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1%(26/108)(x2=39.524,P<0.01).冠心病组Ⅱ、Ⅲ、aVF导联fQRS波的发生率为45.4%(49/1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11/108)(x2=33.323,P<0.01);冠心病组V1~V5导联和I、aVL、V5、V6导联fQRS波的发生率分剐为8.3%(9/108)和13.0%(14/108),对照组为5.6%(6/108)和6.5%(7/1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小值分别为0.641,2.574,均P>0.05).在LAD和非LAD病变、LCX和非LCX病变和RCA和非RCA病变组患者中,相对应的V1~V5导联、I、aVL、V5、V6导联和Ⅱ、Ⅲ、aVF导联fQRS波的发生率分别为8.1%(5/62)和8.7%(4/46)、20.0%(9/45)和7.9%(5/63)、46.6%(27/58)和44.0%(2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10,3.386,0.071,均P>0.05).结论 心电图fQRS波对冠心痛诊断有预测价值,尤其是Ⅱ、Ⅲ、aVF导联fQRS波提示冠心病可能性大.但依据心电图上不同导联出现的fQRS波尚不能判断冠状动脉病变支.
    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
    李燕萍;郝应禄;李晓霞;潘云席;梁梅;廖德荣;杨玲;钱宝堂;郭涛
    2011, 26(3):  191-193. 
    摘要 ( 158 )   PDF (233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埋藏式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植入适应证的患者进行CRT或CRTD植入治疗,从而分析研究CRT或CRTD对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伴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6月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伴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22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肥厚性心肌病1例,均按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反复治疗后疗效不佳,符合CRT或CRTD植入适应证,植入CRT或CRTD.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41个月.1例患者术后因全身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同时按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与术前相同的最佳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33.08±5.99)%,术后(45.17±7.47)%,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运动耐量6分钟步行距离术前(315.39±21.32)m,术后(426.28±72.52)m,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前(67.59±8.38)mm,术后(64.60±8.92)mm,术后较术前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从术前Ⅲ~Ⅳ级改善为术后Ⅰ~Ⅲ级.结论 CRT或CRTD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等,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CRTD可以通过预防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减少病死率.
    病毒感染与扩张型心肌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杨玉恒;孙中华;米杰;熊国均;罗欢;齐向前
    2011, 26(3):  194-196. 
    摘要 ( 189 )   PDF (227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经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130例,并同时调查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心律失常或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对照组)351例,收集一般临床特征资料以及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初筛抗体结果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丙型肝炎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阳性患者分别为0、10、150、1、26、47、3、0;DCM组HAVAb、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CVAb、HIVAb阳性患者分别为0、5、54、0、11、16、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中国人中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DCM发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关系,上述病毒感染可能不是DCM的发病原因.
    姜黄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韩霞;郭炳彦;杨少玲;石英辉;韩德荣;李拥军
    2011, 26(3):  197-199203. 
    摘要 ( 241 )   PDF (294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AMI患者48例,均为发病24小时,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治疗组(n=25).健康体检者20例另设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姜黄素口服,治疗后第1周、第6周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PAPP-A和TNF-α水平的变化,用心脏超声学检测左心室形态学参数和舒缩功能.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AMI发病24小时血清PAPP-A和TNF-α水平显著增高(8.35±5.61)mU/L vs(17.48±8.73)mU/L、(18.63±9.46 mU/L),(0.76±0.32)μg/L vs(1.08±0.42)μg/L、(1.06土0.38)μg/L(均P<0.01).治疗后第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APP-A水平降低,(10.22±3.73)mU/L vs(8.56±4.26)mU/L(P<0.01),血清TNF-α水平降低,(1.92土0.64)μg/L vs(1.38±0.54)μg/L(P<0.01),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明显减少(62.6±7.5)ml/ m2 vs(58.1±6.7)ml/m2(P<0.05),E峰与A峰比值(VE/VA)明显增加,0.83±0.15 VS 0.97±0.19(P <0.01).结论 AMI后血浆PAPP-A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姜黄素可以降低其表达,阻抑心室重构.
    结核分枝杆菌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体外耐药监测
    孔伟利;孟令俊;白大鹏;李志媛;李丽
    2011, 26(3):  200-203. 
    摘要 ( 246 )   PDF (279KB) ( 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菌阳肺结核患者对氟喹诺酮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制定标准化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天津市海河医院门诊及住院菌阳肺结核病患者119例,对其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做氧氟沙星(OFLX),左氧氟沙星(LVFX)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初治患者耐OFLX 10例(14.5%),耐LVFX 3例(4.3%);复治患者耐OFLX 30例(60.0%),耐LVFX 22例(44.0%);敏感菌耐OFLX 16例(19.0%),耐LVFX 8例(9.5%),耐药菌耐OFLX 24例(68.6%),耐LVFX 17例(48.6%);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严重耐多药耐OFLX分别为2例(40.0%)、10例(66.7%)、7例(77.8%)、5例(83.3%),耐LVFX分别为2例(40.0%)、6例(40.0%)、5例(55.6%)、4例(66.7%);氟喹诺酮用药时间≤2周、2周至1月、>1~3月、>3~6月、>6月,耐OFLX分别为2例(33.3%)、4例(36.4%)、7例(50.0%)、9例(100%),5例(100%);耐LVFX分别为1例(16.7%)、2例(18.2%)、6例(42.9%)、6例(66.7%)、5例(100%).结论 复治结核病对氟喹诺酮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结核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率也明显高于敏感菌,而严重耐多药及耐多药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耐药类型结核病.试管内耐药浓度与耐药率呈负相关.制定标准方案时LVFX优于OFLX.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郑虹;米树华;杨红霞;赵怡
    2011, 26(3):  204-207. 
    摘要 ( 322 )   PDF (320KB) ( 1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和硝笨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调节受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替米沙坦(替米沙坦组,n=30)和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组,n=30),观察服药前后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结果 患者经6个月的治疗后,替米沙坦组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7±4.3)mU//L vs(8.0±3.9)mU/L(P<0.05),(8.9±1.6)mmol/L vs(7.3±0.8)mmol/L(P<0.05),2.4±1.0 vs 1.6±0.6(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与硝苯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05=3.9)mU/L vs(9.6±3.5)mU/L(P<0.01),(7.3±0.8)mmol/L vs(8.8±0.5)mmol/L(P<0.05),1.6±0.6 vs 2.4±0.9(P<0.05).硝苯地平组治疗后糖代谢(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致肺栓塞1例
    王艳飞;任越;贾新未
    2011, 26(3):  207-0. 
    摘要 ( 150 )   PDF (92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OP与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心脏毒性临床观察
    韩利杰;赵晓武;董秀娟;夏栋才
    2011, 26(3):  208-211. 
    摘要 ( 206 )   PDF (296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TOP)与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心脏毒性.方法 将68例NH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用CTOP方案化疗,对照组33例用CHOP方案化疗,评估两组疗效及心脏毒性.结果 6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为7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毒性方面:①心电图(ECG)变化:6个疗程后新增ECG异常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3例、10例,两组ECG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声心动图:化疗前及化疗6个疗程后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值在治疗组分别为(62.06±4.37)%vs(61.37±4.72)%(P>0.05),(35.49±2.41)%vs(34.57±2.25)%(P<0.01),1.25±0.12 vs 1.21±0.09(P<0.01);在对照组分别为(61.55±4.46)%vs(60.27±5.28)%(P<0.01),(35.30±2.10)%vs(33.91±1.91)%(P<0.01),1.23±0.08 vs 1.08±0.13(P<0.01);LVEF值及FS值治疗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A化疗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心功能变化:6个疗程后新出现心功能异常或原有心功能异常加重在治疗组为3例,对照组为8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OP与CHOP方案治疗NHL疗效相近,但CTOP方案心脏毒性明显低于CHOP方案.
    酷似脑包虫病的肺癌脑转移瘤1例
    杨明飞;张强
    2011, 26(3):  211-0. 
    摘要 ( 242 )   PDF (248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张慧敏;黄鹏;刘丽;彭春霞;彭定琼;鲁炳怀
    2011, 26(3):  212-214. 
    摘要 ( 215 )   PDF (214KB) ( 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老年重症监护病房(GICU)中危重患者67例,依据APACHEⅡ评分将这些患者分为危重组(<16分,n=47)和极危重组(≥16分,n=20);同期住院的普通老年患者(非危重组)37例;门诊体检的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3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上述各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非危重组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危重组甲状腺素总量(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低于危重组及正常对照组,TT4(64.42±15.97)nmol/L VS(91.69±20.00)nmol/L、(98.05±21.04)nmol/L(P<0.01),FT3(1.52±0.52)pmol/L vs(2.33±0.75)pmol/L、(4.41±0.95)pmol/L(P<0.01),FT4(12.51±3.61)pmol/L vs(15.61±5.55)pmol/L、(16.64±2.19)pmol/L(P<0.01).死亡组(n=17)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TT3)、TT4、T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n=50),TT3(0.60±0.22)nmol/L vs(0.78±0.28)nmol/L(P<0.05),TT4(63.25±16.75)nmol/L vs(90.39±20.13)nmol/L(P<0.01),FT3(1.47±0.52)pmol/L vs(2.30±0.75)pmol/L(P<0.01),FT4(12.13±3.71)pmol/L vs(15.48±5.42)pmol/L(P<0.05).结论 老年危重患者病情越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幅度越大,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可用于评估老年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血液病患者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研究
    周莉;朱薇波
    2011, 26(3):  215-219. 
    摘要 ( 210 )   PDF (396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血液病患者经过化疗及免疫抑制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情况及拉米夫定对其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携带HBV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62例,统计HBV再激活以及再激活后肝炎发生情况,并根据拉米夫定使用情况将其分为未预防组(n=50)和拉米夫定预防组(n=12),检测两组化疗前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白蛋白(ALB),HBV DNA水平.结果 62例患者中,治疗后HBV激活并发肝损害的有21例(33.9%).治疗前两组的AST、ALT、总胆红素、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水平未预防组显著低于拉米夫定预防组;治疗后拉米夫定预防组的患者8.3%出现肝功能异常,而未预防组为40.0%(P<0.01),同时未预防组的AST、ALT和HBV DNA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总胆红素和ALB无明显变化.结论 化疗和免疫抑制治疗可使HBV再激活,拉米夫定可预防和治疗HBV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病毒的重新激活,且不良反应较小.
    保守治疗新生儿消化道穿孔成功1例
    杨红静
    2011, 26(3):  219-0. 
    摘要 ( 202 )   PDF (83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伽玛刀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
    陈云萍;张江灵;罗丹凤
    2011, 26(3):  220-222. 
    摘要 ( 239 )   PDF (227KB) ( 2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伽马刀治疗与单纯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250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介入加放疗组(综合组)与单纯介入组(对照组).综合组125例先行碘油、顺铂、明胶海绵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1~3次后,再进行γ射线适形放疗.用50%~85%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单次剂量为350~450 cGy/次,每周5次,共计10~12次.对照组125例患者仅进行3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 同上).结果 治疗后综合组3个月总有效率(近期疗效)为76.8%(96/125),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2.9%,45.0%,21.8%;对照组3个月总有效率(近期疗效)为52.8%(66/125),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55.0%,20.1%,11.4%.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肝动脉介入化疗法相比,肝动脉介入化疗并栓塞联合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更有效的方法 .
    吉非罗齐对游离脂肪酸和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血脂异常兔中影响
    谷祥任;吴洁;杜克炜
    2011, 26(3):  223-226. 
    摘要 ( 195 )   PDF (380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现察吉非罗齐短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脂肪组织分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①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12用.②高胆固醇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12周.③吉非罗齐组:在饲以高胆固醇饲料8周的基础上给予吉非罗齐200 mg·kg-1·d-1 4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FFA、AFABP水平,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脂肪组织AFABPmRNA的表达.结果 高胆固醇组和吉非罗齐组兔饲养第8周及第12周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F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12周时高胆固醇组和吉非罗齐组兔饲养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F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吉非罗齐组兔第12周末体质量较第8周明显下降(P<0.05),同时血清和脂肪组织培养的上清液中AFABP水平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高胆固醇组和吉非罗齐组脂肪组织AFABP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吉非罗齐组兔脂肪组织AFABP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结论 吉非罗齐能降低高胆固醇饮食饲养兔体质量,并降低FFA、血清及脂肪组织分泌AFABP,这一作用可能有利于肥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
    文建梅
    2011, 26(3):  227-228. 
    摘要 ( 219 )   PDF (161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病理分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探讨
    李琴;王婧;李卉惠;苏强;马颖杰;赵志海;曹邦伟
    2011, 26(3):  228-230. 
    摘要 ( 209 )   PDF (222KB) ( 1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史罗明;张锁才
    2011, 26(3):  230-231. 
    摘要 ( 193 )   PDF (137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尿类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徐海燕;戴春;李霞;王迪生
    2011, 26(3):  232-233. 
    摘要 ( 161 )   PDF (160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曾义岚;陈竹;周锐锋;胡蓉;王丽;唐玉珍;张琼
    2011, 26(3):  234-236. 
    摘要 ( 126 )   PDF (222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型H1N1流感胸部影像学表现
    郝志芳;王新举;李怡娴;孙彦军;李香兰;张莲
    2011, 26(3):  236-0. 
    摘要 ( 161 )   PDF (318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Crushing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技术治疗分叉病变
    袁晓利;王洪静;高志刚
    2011, 26(3):  237-238. 
    摘要 ( 161 )   PDF (156KB) ( 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代谢的影响
    方瑞娟;杨芳
    2011, 26(3):  239-240. 
    摘要 ( 198 )   PDF (133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进展及复发转移性胃癌35例
    马强;吴欣爱;王瑞林;樊青霞;王留兴
    2011, 26(3):  240-241. 
    摘要 ( 210 )   PDF (155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徐东红;宋春青;邵海琳;刘小会
    2011, 26(3):  242-244. 
    摘要 ( 192 )   PDF (241KB)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胸主动脉瘤1例
    刘明杰
    2011, 26(3):  244-0. 
    摘要 ( 143 )   PDF (87KB) ( 1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学区795例教师体检结果分析
    李南;李瑞杰;徐应军;赵欣
    2011, 26(3):  245-247. 
    摘要 ( 151 )   PDF (206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东北地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状况研究
    毕小朵;梅花
    2011, 26(3):  248-249. 
    摘要 ( 175 )   PDF (144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糖尿病足8例
    流沙
    2011, 26(3):  250-0. 
    摘要 ( 175 )   PDF (76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误诊6例
    贺定国
    2011, 26(3):  251-252. 
    摘要 ( 149 )   PDF (156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体会
    柳慧;韩建京;王瑞
    2011, 26(3):  252-254. 
    摘要 ( 183 )   PDF (240KB) ( 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并发无症状肺隐球菌病1例及文献回顾分析
    酆孟洁;邱晨
    2011, 26(3):  254-0. 
    摘要 ( 168 )   PDF (414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兄妹两人共患黏多糖病Ⅳ型
    冯大莺;吕昭萍
    2011, 26(3):  257-258. 
    摘要 ( 122 )   PDF (193KB) ( 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顽固性心绞痛的治疗进展
    田春凤;赵旭红;梁建英;王艳
    2011, 26(3):  259-262. 
    摘要 ( 149 )   PDF (323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ho/Rho激酶与缺血性脑组织损害
    李通;田红英;毛志锋
    2011, 26(3):  262-267. 
    摘要 ( 145 )   PDF (467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烟肼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陈涵
    2011, 26(3):  267-268. 
    摘要 ( 179 )   PDF (160KB) ( 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必净注射液对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干预的相关性研究与进展
    赵珊珊;刘忠民
    2011, 26(3):  269-272. 
    摘要 ( 205 )   PDF (345KB) ( 1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帕利哌酮的精神科应用
    喻东山
    2011, 26(3):  272-276. 
    摘要 ( 198 )   PDF (413KB) ( 4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破伤风误诊3例分析
    张海鹏
    2011, 26(3):  258276-0. 
    摘要 ( 104 )   PDF (169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